黄知微

黄知微
(黃知微, 黄知微) 宋代道士。 字明道, 號〝養正〞, 自稱〝黃癲〞。 江州(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)人。 少年時隸廬山太平興國宮。 稟性恬淡, 賦形豐偉, 執心謹諒, 治身嚴潔。 神宗元豐(1078-1085)間充知殿, 奉九天採訪真君香火。 舒州潛山體道先生崔君來訪, 因語泥丸萬神、 刀圭一粒之妙, 遂授一九谷神之道、 金液淪景之旨, 從此佯狂無度, 時人稱〝黃瘋子〞, 遂自賦《黃癲歌》。 因本在養正堂得業, 南宋人稱之為〝養正先生〞。 性嗜酒, 每醉則浩歌, 歌罷癲狂自若。 常在宮前朝真橋上疾聲大呼, 若有所呵, 一衲百結, 裸露不顧。 隆冬盛夏, 恬無寒暑, 權貴士夫施惠之物, 隨手散去。 或居山林, 或遊城市。 常帶兩布囊, 諸物雜貯其中, 竟無穢氣, 自名〝錦香〞。 大雪時, 獨知微所居屋頂無雪。 常指室壁罅對人說: 〝此吾遊蜀之路也〞。 不知書, 而所談多史傳間事﹔不能文, 而出口皆高妙之辭。 曾說: 〝酒能敗德, 必須戒之。 吾所謂飲酒, 與人飲異〞。 又說: 〝雞在卵中, 已含造化, 於人有功, 安可飪之?〞 飲酒雖不邀而至, 喜噫氣自快, 每噫時不停, 聲徹霄漢。 與猴溪蔡子高、 司馬知白、 崔風子、 高赤腳交遊。 徽宗崇寧(1102-1106)末, 已九十餘歲, 貌如處女, 肌膚如玉。 宣和(1119-1125)末, 遣使召之不起, 官府強之至九江, 終不肯前進, 說: 〝今二天子矣, 我往何為哉!〞 不久欽宗即位, 此事便罷。 本宮未焚燬前, 知微於殿上掘去其甑, 植蒿一根說: 〝明年了來〞。 次年此日, 宮果遭焚, 舊址上獨生當日所植之蒿。 平常談人禍福, 初不經意, 久而有驗。 靖康之難後羽化。 死後數年, 有自蜀中回者說: 黃風子今在蜀, 昨於成都相會。 從疑之。 復寄書一封回山, 開看, 乃表亂後所存道士姓名。 發其棺, 唯存衣履。 改養正堂為黃仙庵, 庵後立祠。 有《警世歌》、 《樂道歌》及詩詞等作, 僅得數十篇, 山中道士熊守中編成集。 法裔有劉道璿。 白玉蟾撰有宋廬山養正先生黃君《仙遊碑》記其事。
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о решить контрольную?

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ой на выделенное

Прямая ссылка:
Нажмите правой клавишей мыши и выберите «Копировать ссылку»